
從釩渣中提取釩的新方法:
失去催化性能以后,廢催化劑中含有釩、鉬、鎳或鈷、氧化鋁等有用物質,因此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戰略資源。目前國內從廢催化劑中提取釩和鉬時采用的辦法一般是:把廢催化劑磨成粉末,與碳酸鈉混合,在焙燒爐中于700~800℃下焙燒,使釩和鉬轉化成水溶性的釩酸鈉和鉬酸鈉, 因為此時氧化鋁的結構為剛玉結構,用酸堿溶液在一般條件下很難使它溶解,所以用普通辦法很難分離鎳和氧化鋁。
在用堿熔方法處理該渣時,這些釩變成釩酸鈉進入鋁酸鈉溶液,采取一定的方法把釩酸鈉從鋁酸鈉溶液中沉淀出來,所得的結晶稱為釩渣。在某一次試驗中取得如下數據:處理600g含鎳鋁渣,回收90g釩渣;該釩渣含釩3.90%,鉬0.058%,其他成分為、鋁酸鈉、水等;釩的回收率為86%。







釩元素符號V,銀白色金屬,在元素周期表中屬VB族,原子序數23,原子量50.9414,體心立方晶體,常見化合價為+5、+4、+3、+2。釩的熔點很高,常與鈮、鉭、鎢、鉬并稱為難熔金屬。有延展性,質堅硬,無磁性。具有耐鹽酸和硫酸的本領,并且在耐氣、耐鹽、耐水腐蝕的性能要比大多數不銹鋼好。于空氣中不被氧化,可溶于、肖酸和王水。
釩的蹤跡遍布全世界。在地殼中,釩的含量并不少,平均在兩萬個原子中,就有一個釩原子,比銅、錫、鋅、鎳的含量都多,但釩的分布太分散了,幾乎沒有含量較多的礦床。在海水中,在海膽等海洋生物體內,在磁鐵礦中,在多種瀝青礦物和煤灰中,在落到地球的隕石和太陽的光譜線中,人們都發現了釩的蹤影。釩是地球上廣泛分布的微量元素,其含量約占地殼構成的0.02%,獲取相對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