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含五氧化二釩石煤磨細添加鈉鹽進行氧化焙燒,水浸可溶性鹽工藝技術系Blee0ker于1912年發明的提釩技術,是國內外通常用的傳統的經典方法。
其工藝技術原則流程:釩礦磨細+工業用鹽——團礦成球焙燒——水浸——酸沉粗釩——堿溶——銨鹽沉釩——脫氨制精釩。
此項工藝技術已用于我國釩鈦磁鐵礦鐵釩渣提釩工業化生產;70年代初,我國鄉鎮企業小釩廠也是采用此工藝技術提釩。
水浸:焙燒后物料用水浸出,釩呈NaVO3狀態進入液相,雜質鉻(Na2Cro3)、磷(Na2HPO4)及硅(Na2SiO3)也隨釩酸鈉進入液相,其它雜質留在渣中。
酸沉粗釩:將含釩溶液中和到一定PH值,可以從中析出水合(V2O5·XH2O)。溶液加熱到沸騰后,即有紅色(V2O5)沉淀折出,釩與雜質鉻 (Cr6+)分離。
堿溶:系粗釩凈化過程,釩呈NaVO3狀態進入液相,與磷、硅等雜質分離。
銨鹽淀淀:深度凈化。用NH4Cl沉釩,然后煅燒脫氨而獲得精制的V2O5產品。





釩元素符號V,銀白色金屬,在元素周期表中屬VB族,原子序數23,原子量50.9414,體心立方晶體,常見化合價為+5、+4、+3、+2。釩的熔點很高,常與鈮、鉭、鎢、鉬并稱為難熔金屬。有延展性,質堅硬,無磁性。具有耐鹽酸和硫酸的本領,并且在耐氣、耐鹽、耐水腐蝕的性能要比大多數不銹鋼好。于空氣中不被氧化,可溶于、肖酸和王水。
一種多釩酸銨的連續洗滌純化 方法。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:
a、多釩酸銨料漿過濾得到上層液和多釩酸銨固體A,多釩酸銨固體A分批依次洗滌;所述多釩酸銨料漿為鈣化提釩或鈉化提釩工藝制備得到的沉釩料漿;
b、批多釩酸銨固體A按以下步驟處理:
批多釩酸銨固體A加入新水進行次洗滌,過濾得到多釩酸銨固體B和一級濾液,一級濾液和步驟a中所述上層液進行凈化處理;多釩酸銨固體B加入新水進行第二次 洗滌,過濾得到多釩酸銨固體C和二級濾液;多釩酸銨固體C加入新水進行第三次洗滌,過濾 得到多釩酸銨產品和三級濾液;